湛江市腾奋水产养殖技术有限公司东风螺养殖技术交流服务中心
东风螺俗称“花螺”、“海猪螺”和“南风螺”,因其肉肥味美、酥脆爽口,是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的优质海产贝类。
近年来,广阔的市场前景使东风螺一度成为南方颇为热门的海水养殖新品种。湛江市腾奋水产养殖技术有限公司更是开启东风螺示范基地养殖模式,加足马力进军东风螺养殖市场,并将东风螺示范基地养殖纳入到公司主营重点。
养殖设施先进化
腾奋水产公司目前共有东风螺养殖池300个,均为5米×3米×1米规格的标准水泥池,每个池统一铺设镂空砖架空池底,上面铺一层5~6cm厚的干净海砂,中间用60目网分隔以防止海砂掉入池底。需要注意的是,海砂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太细会透过网目掉入池底,难以清理,进而会污染水质。
水源取自于深海域。先将水抽入巨大的沙滤池中,经过多次沙滤后,再将其放入养殖池中。养殖池的水保持24小时流动状态(即循环水),并将池水稳定于50cm左右。
采用底层增氧技术,将增氧管埋于细砂之中,24小时不停供氧。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维持水中溶氧平衡,二是可以将池底的残饵、有机物氧化掉,防止泥沙变黑、水质污染。
放养密度科学化
管理方式不同,放养的密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东风螺放养的密度越高,风险系数就越大,且生长较慢,如果控制不当,很容易引发病害暴发。密度越疏,生长越快,成活率也越高。但苗种放养前期不宜直接放得太疏,这不利于管理。因为前期苗种较小,活动范围也较窄,分得太疏会给投料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饲料投多了,吃不完,污染水质,第二天还要清污;投少了又有很多螺吃不到。
腾奋水产公司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一个15m2大小的标准池投放25000粒规格为2000粒/斤的幼苗为,经过7~8个月的生长,东风螺可以长到40粒/斤,每个池的产量大概在300~400斤之间。
重点预防三大病害
东风螺养殖中,目前出现的病害主要有三大类型。
第一种叫脱壳病,或叫走肉病,螺肉从螺壳里爬出来,几天后死去。这种病有一定的潜伏期,不会马上暴发,且其他螺摄食均正常,有时容易产生错觉,但经过十几天的潜伏期后将大面积感染发病,严重时全部死亡。秋、冬交换季为脱壳病的高发季节。
第二种是弧菌暴发病。此病来势凶猛,染病的螺池先是摄食量突然减少或不吃,2-3天后,大量爬出沙面,呈无力状躺在那里,突出吻管,用显微镜下解剖看到大量弧菌在吻管及体液组织内。严重时也会全部死亡。
第三种是肠胃病。此病常见于暴吃引起,特别是夏季高温期,投过多或不新鲜的饵料造成,表现为过量摄食后,次日摄食量急剧减少,以后的3天均不进食。
针对以上三大病害,腾奋公司东风螺养殖技术交流服务中心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保持水质新鲜,充足溶氧。
第二,提早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昼夜温差和季节交替变化时的温差过大对东风螺的影响。
第三,适量投喂,及时清理残饵。
第四,适宜的放养密度。
第五,适当添加多种营养品,提高抗病力能力。
第六,勤于巡池,及时记录生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