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压碎指标检测 湛江建设用砂检测
以下是机制砂压碎指标检测和建设用砂检测的相关内容:
机制砂压碎指标检测
主要依据标准:《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等。
检测方法及步骤8样品准备:将机制砂试样烘干,筛除大于 4.75mm 及小于 300μm的颗粒,按粒级(300μm-600μm、600-1.18mm、1.18-2.36mm、2.36-4.75mm)分选并称取每级1000g 备用。
试验过程:称取单粒级砂样 330g,置于压力机的受压钢模中,施加 25kN 的稳定荷载 5 秒,之后卸荷。
筛分与计算:用该粒级下限筛筛分压过的试样,计算压碎指标值 yi,公式为:yi = (g2 / (g1 + g2))×,其中 g1 为筛余量,g2 为通过量。
结果处理:取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至 1%,并以较大单粒级压碎指标值作为Zui终结果。
建设用砂检测
检测标准:《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
检测项目物理性能颗粒级配:采用筛分法,使用标准筛进行筛分,从粗到细依次过筛,记录各筛的存留量,计算 “分计筛余百分率” 和“累计筛余百分率”,判断砂的级配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泥量测定可采用筛分法等,将砂样通过特定筛子,洗去泥土等杂质后称重计算;泥块含量则是将砂样过筛,称取筛上大于规定粒径的泥块质量。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表观密度常采用容量瓶法测定;堆积密度是将砂自然倒入容器中测量;紧密密度则是通过振动台等设备使砂紧密堆积后测量。
细度模数:根据各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数,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细度模数,反映砂的粗细程度。
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法,将砂样放入硫酸钠溶液中浸泡、烘干,多次循环后观察质量损失情况,评定坚固性。
含水率、吸水率:含水率可通过烘干法,称取一定量湿砂烘干后计算水分含量;吸水率是将砂样浸泡饱和后称取其饱和吸水后的质量计算。
化学性能有机物含量:采用比色法,将砂样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与标准比色溶液对比,判断有机物含量是否超标。
轻物质含量:相对密度法,将砂样放入密度为一定值的重液中,分离出轻物质后称重计算含量。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硫酸钡重量法等,测定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氯离子含量:电位滴定法等,通过测量电位变化确定氯离子含量,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砂有不同的限值要求。
其他性能:石粉含量(人工砂或混合砂要求)、亚甲蓝值、碱集料反应等。